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_妞干网2018_a天堂在线观看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索引號
發布時間 2022-11-29 09:01
發文機關 濮陽縣人民政府
發文字號 濮縣政〔2022〕5號
標題 濮縣政〔2022〕5號 濮陽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濮陽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辦法的通知

濮縣政〔2022〕5號 濮陽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濮陽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辦法的通知
濮縣政〔2022〕5號

各鄉鎮(辦),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縣直相關部門:

《濮陽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辦法》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11月15日

 

濮陽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高標準農田是農業農村重要的公益性工程設施。為有效鞏固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改變“重建輕管”現狀,加強建后管理和養護,做到建管并重,確保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的正常運行,使其長久發揮效益,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豫政辦〔2021〕4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縣使用各級財政資金建設的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包括田間道路、農田林網、灌排渠道、輸水管道、農田輸配電、節水設施、生產橋、涵管等)的管理、維修、養護,保持工程的設計功能,實現設施管用、群眾滿意、長期受益。

第三條  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工作按照“誰受益、誰管護”“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明確管護主體,壓實管護責任,做到管護有人員、有資金、有制度、有監督,確保管護工作精細化、智能化、常態化、標準化、便民化、規范化,打造縣鄉村三級聯動、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管護格局。

第二章  管護組織和職責

 

第四條  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實行縣鄉村三級負責制,建立村管護、鄉管理、縣監管的管護體系。縣政府對全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工作負總責,成立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中心(以下簡稱“縣管護中心”),負責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的組織協調、資金管理、監督指導和檢查考核等工作。

第五條  項目所在地的鄉鎮(辦)政府(辦事處)作為本鄉鎮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的主體責任單位,成立鄉級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理站(以下簡稱“鄉管理站”),每個鄉管理站明確2-3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轄區內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員管理、向縣管護中心報修等工作。已進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試點鄉鎮,依托農民用水協會進行管護,接受縣管護中心的統一監管。

第六條  設立“一長一員兩隊”。“一長”即井長,由本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對村內農田工程設施的管護負總責,協調解決好管護和使用中的矛盾和問題,加強對管護人員的管理指導。“一員”即管護員,每村配備1名管護員,村級管護員應有勞動能力,遵紀守法,熱心公益事業,具備農業設施、智能手機操作常識。人員確定后,由村民委員會報鄉鎮(辦)政府(辦事處)統一審核,報縣管護中心備案,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換,管護員須嚴格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履行直接的管護職責。“兩隊”是按鄉鎮設立2個專業維修隊伍,分別為西片區、東片區維修隊;其中西片區負責子岸鎮、慶祖鎮、五星鄉、渠村鄉、海通鄉、八公橋鎮、胡狀鎮、郎中鄉、城南新區等9個鄉鎮(辦),東片區負責王稱鎮、徐鎮鎮、梨園鄉、習城鄉、柳屯鎮、梁莊鎮、戶部寨鎮、白鄉、魯河鎮、文留鎮、清河頭鄉等11個鄉鎮。

第七條  各管護主體要認真落實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職責,加大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的宣傳力度,對特定設施使用方法進行培訓和公示,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廣大群眾珍惜愛護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因機械作業損壞的,按照“誰損壞、誰維修”的原則進行維修,由縣管護中心責成損壞者予以修復或繳納維修費用。

 

第三章  管護措施

 

第八條  精細化。根據高標準農田類別和建設時間,分類管理、精準管護、規范移交。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后,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縣農業農村部門,與項目所在鄉鎮(辦)辦理工程移交登記手續,交接工程設施清單和項目設計、驗收等備份材料,指導鄉鎮(辦)與管護主體簽訂管護協議和目標責任書,納入縣農業農村部門統一監管范圍。由村級管護員、鄉鎮管理站和縣管護中心共同開展管護工作。

在質保期內發現質量問題或運行故障的,及時逐級上報,縣管護中心負責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檢修、整修;質保期滿后出現故障或損毀的,由縣農業農村部門安排本辦法所規定的專業隊伍及時維修,鄉鎮(辦)管理站負責對維修情況進行驗收,報縣管護中心備案。

第九條  常態化。村級管護員要經常對本村高標準農田進行巡查,巡查活動納入智能化監管,平時每月不少于2次,設備長期不使用時,每月至少啟動試運行1次,農忙時期每周至少巡查1次,并及時填寫巡查記錄表。對大型機械、大中型貨車違規通行、作業等損毀工程設施行為要及時制止,對巡查發現的設施毀壞、功能障礙及安全隱患問題及時通過行政村向鄉鎮(辦)管理站報告,由縣農業農村部門安排本辦法所規定的專業隊伍及時維修。鄉鎮管理站每季度向縣管護中心報送1次轄區內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情況。由縣管護中心統籌,各鄉鎮(辦)每季度至少對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例行檢修1次,發現問題快速處理。將每年11月確定為“全縣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月”,加強農田設施管護宣傳。

第十條  標準化。設立標準化公示牌,對高標準農田特定工程設備的使用方法、管護標準、管護人員、維修熱線等信息進行公示。每個機電井都要建立包含編號、設計指標、使用方法、運維記錄在內的電子檔案,各級管護工作要對照設施設計功能和養護標準進行,確保無堵塞、無塌陷、無損壞,供電正常、信息正常、出水正常。

第十一條  便民化。縣管護中心、鄉鎮(辦)管理站通過數據監測和熱線電話受理群眾咨詢,及時解決問題。實行“120”工作機制,對一般性問題,原則上在1天內排除故障;對暫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在做好解釋說明的基礎上,爭取2周內解決;對涉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要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現場進行處理,堅決杜絕發生涉及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

第十二條  規范化。凡是在全縣高標準農田區域內進行開溝、挖渠等施工內容的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單位在施工進場前,應到縣管護中心備案,提供施工圖紙,到施工涉及的鄉鎮(辦)進行業務對接。施工過程中,由所在鄉鎮(辦)派出專人進行監管,確保高標準農田區域內的設施不受損毀。

 

第四章  保障機制

 

第十三條  縣政府加強對高標準農田管護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協調解決管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縣農業農村、水利、財政等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能,全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工作。縣管護中心加強對管護、維修人員的培訓指導,合理調配資源力量,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工作建議,促進管護工作科學高效運轉。

第十四條  強化經費保障,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拓展管護經費來源,落實管護經費。管護經費依據高標準農田面積按照每年10元/畝的標準,使用高標準農田管護專項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結余資金、評價激勵資金、管護獎補資金、新增耕地指標交易收入和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根據縣發改委核定的“以電折水”價格,合理收取的水費在支付電費等成本后剩余部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提取、社會捐贈等方式籌措資金,作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管護運維基金,結余部分轉為下一年度管護運維基金。當沒有以上資金作為管護經費時,管護經費由屬地政府解決。

第十五條  將商業保險引入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維修管護領域,實施“農田保”保險,對發生自然災害或由于其它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損毀的,由保險機構進行賠付。鼓勵保險機構組建專門團隊,提供高標準農田項目風險管控和維修服務,提升項目運營質量和水平。

第十六條  加大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領域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審計,嚴格監督,做到技術指標和耗材使用雙公開,對虛報冒領、以次充好等違紀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嚴厲打擊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管護領域違法行為,對故意損壞、損毀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尋釁滋事、阻礙管護工作正常開展的組織和個人,移交司法機關依法嚴肅處理。

 

第五章  監督評價

 

第十七條  群眾評價。縣管護中心要完善服務質量評價機制,加大回訪力度,引導群眾通過網絡和熱線電話反饋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運行狀態,對設施管護和維修服務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對保險公司履約、鄉鎮(辦)管理站以及村級管護員績效考核的依據。

第十八條  獎懲機制。對在農田工程設施管護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以及舉報、揭發破壞工程設施、設備的有功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同時,優先安排管護資金。因管護人員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管護不到位的,根據情況予以扣減管護經費,情節嚴重者予以辭退。

第十九條  成果反饋。縣管護中心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維修成本的監測,每季度通報各鄉鎮(辦)維修總成本,提醒鄉村兩級加大日常管護力度,最大限度減少使用損耗。縣政府將各鄉鎮(辦)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情況作為每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績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實施。


收藏】 【糾錯】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