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然災害類事件應對情況
(發布于:2025-01-02 15:57)
2024年,濮陽縣共發生雷暴大風極端天氣災害1次,主要是小麥倒伏造成的減產,造成235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5.67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88萬元。災害發生后,濮陽縣應急管理迅速開展災情核報工作,積極協調農業農村部門加強田間技術指導減少災害損失,此次災害過程未對群眾基本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未發生群眾因災傷亡,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同時,為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特爭取市應急管理局支持,共發放棉衣、棉被140件。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有效地應對了6月份的嚴峻旱情和汛期10次降水和“格美”“貝碧嘉”2次臺風天氣過程。
一是優化應急指揮體系。縣委、縣政府立足防汛抗旱形勢,汛前對縣、鄉、村三級防汛抗旱指揮體系進行調整優化。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各級各有關部門協同作戰、嚴密防范,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扎實做好備汛工作。汛前,縣防指及早明確防汛抗旱責任、預案、演練、物資、隊伍5個方面7項重點任務。由6位縣級領導擔任縣級防汛行政責任人,落實16條主要防洪河道縣、鄉、村三級防汛責任人1177人。修訂完善各項防汛預案12個,開展縣級培訓8場次,縣級演練7場次。排查問題隱患15項,建立隱患臺賬,跟蹤整改到位,堅決杜絕“帶病入汛”。
三是強化應急處置保障。按照上級關于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要求,組建縣級防汛應急隊伍13支1107人、鄉級隊伍22支562人、村級隊伍988支19163人。及時開展應急物資盤庫補庫工作,縣鄉兩級共預置編織袋31萬條、鉛絲46噸、救生衣2240件、救生圈818只、發電機60臺/套、照明設備396臺/套、排澇設備294臺及橡皮艇、沖鋒舟等應急搶險救援物資裝備,有力提升防汛應急保障能力。
四是狠抓汛期安全管理。突出重要天氣過程防范,梳理易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危化品生產經營單位、重點工貿企業清單,實施精準管理,指導制定化工裝置緊急停車、暴雨天氣緊急停產撤人等相關預案方案,督促落實針對性防控措施,全縣未發生因大風降雨等極端天氣引發的次生安全事故。
五是堅持逐個過程應對。堅持一場降雨過程一場降雨過程抓防范,以氣象預報為先導,強化綜合研判結果運用,發揮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的預警機制,全力打好水旱災害防御“主動仗”。全年及時組織5次會商研判會議,召開專題會商調度會10余次,發布災害風險監測預警信息61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3次,為守牢防汛“金標準”筑牢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