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基層司法所發揮依法行政新職能的情況說明
(發布于:2023-12-21 09:27)
濮陽縣縣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轄12鎮8鄉2辦1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開發區,980個行政村、34個居委會,總人口123.3萬人,常住人口96.8萬人。全縣22個鄉(鎮、辦)設22個司法所。2021年以來,各司法所聚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切實發揮依法行政新職能,扎實推進法治宣傳“釋民惑”、糾紛化解“解民憂”、法律援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法律服務和堅強法治保障,已成為基層黨委政府法治建設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左膀右臂”。
一是擔當擔責,當好基層法治建設“主力軍”。22個鄉(鎮、辦)以司法所為依托,發揮公證咨詢聯絡點、法律援助代辦點、仲裁業務咨詢點、行政復議咨詢點、行政執法意見收集點、立法民意采集點等“一所六站點”作用,持續推進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一體化建設,統籌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積極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積極創新普法宣傳方式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圍繞“依法防疫·人人有責”“喜迎二十大·普法潤萬家”等主題,創新開展“法律進學校”“法律進村(社區)”“法律進企業”等活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廣泛宣傳法律法規政策,不斷增強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持續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累計培訓農村“法律明白人”8576名。協同推進鄉村法律顧問工作,大部分司法所長均擔任村居法律顧問,同時為鄉鎮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扎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法治水平。2021年以來,成功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6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6個。
二是用心用情,當好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常備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三診”工作法為抓手,以“六防六促”為重點,組織22個司法所43名專職調解員,協同1014個村(社區)3000余名兼職調解員,經常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主動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對可能引發矛盾糾紛的隱患提前介入,找準癥結、因案施策、對癥下藥,統籌運用鄉情化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方式,注重“情”“法”并施兼用,切實推動矛盾糾紛排查一起、化解一起。特別是對轄區內精神障礙、社區矯正等重點人員做到定期走訪,全面收集各類苗頭性、趨向性、行動性信息,切實將各類矛盾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人員不上行”。2021年以來,受理各類糾紛18198,調解成功16454,涉及當事人31514人,協議涉及金額9031萬元,有效發揮了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平安濮陽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是抓緊抓實,當好重點人群服務管理“生力軍”。2021年以來,濮陽縣司法局管理社區矯正對象1019人、5年來刑滿釋放人員3185人,安置幫教責任全部按照轄區范圍落實到各個司法所。司法所每月定期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集中學習法律法規、觀看警示教育片,引導其強化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以“儒學助矯”為抓手,積極引導社區矯正對象知善行善、以善養德,為其順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依托濮陽縣美施寶電器有限公司成立濮陽縣社區矯正對象就業培訓基地,按照“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工作要求,對153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培訓,48人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為矯正對象辦理外出審批事項,堅持不定期與重點社區矯正對象、家屬、村(社區)責任人逐一見面、逐一談話,全面了解掌握在矯對象的情況,確保思想、生活、日常、工作、現實表現等情況“五清楚”。
濮陽縣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