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關于積極開展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活動的情況說明
(發布于:2023-12-20 17:03)
濮陽縣縣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轄12鎮8鄉2辦1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開發區,980個行政村、34個居委會,總人口123.3萬人,常住人口96.8萬人,耕地面積128.7萬畝。2021年以來,濮陽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以示范創建活動為抓手,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工作,多維治理、綜合施策、成效顯著。濮陽縣榮獲“河南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全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練兵’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在全市法治濮陽(法治政府)建設考核中,連續兩年成績優秀。人民網、《法治日報》《農民日報》多次報道我縣法治建設典型經驗。縣司法局被表彰為全市法治建設優秀單位;縣城管綜合執法局、審計局、煙草局、城關鎮分別被評為“全省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突出單位”“第二批河南省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點”“第三批河南省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標兵”“第三批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單位”?,F將我縣示范創建活動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位統籌,法治氛圍更加濃厚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縣委、縣政府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地區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及時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研究部署重大問題。特別是2023年5月份以來,對照《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指標體系責任分工(2023版)》及方案要求,制定《濮陽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周東柯做出專門批示,要求“全縣上下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必定成功的信念,全力推動《方案》落實落地落細,誓創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組建以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和分管副縣長牽頭的創建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宣傳報道等十個小組,全力推動創建工作落實落細。
二是隊伍建設到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憲法等法律法規列入縣政府常務會議學習內容和本級黨校必修課。邀請省司法廳高級法律專務梁增杰、依法行政指導處處長陳曉偉作法治政府建設專題報告。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縣四大班子和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h政府每年至少安排4次法治專題學習、2期以上法治專題培訓,組織開展1次政府及其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旁聽人民法院庭審活動。組織全縣1670名行政執法人員參加“行政執法人員公共法律知識”“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綜合法律知識等培訓,實現培訓全覆蓋。依托“學習強國”“河南干部網絡學院”等平臺,加強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教育培訓。將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每年對各鄉鎮、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進行督察。對在法治政府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三是宣傳發動到位。學習借鑒濮陽市及兄弟縣區創建經驗做法,印發《濮陽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宣傳工作方案》,綜合運用社會、媒體、行業、陣地等宣傳方式,構建“多元聯動、同頻共振”的宣傳格局。在縣政府網站開設“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專欄,及時發布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工作要點、工作報告及創建動態;在“法潤龍鄉”微信公眾號開設“創建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應知應會知識”專欄,定期刊發創建知識要點。錄制《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通過在全縣大街小巷進行張貼、不間斷播放,力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建成濮陽縣法治文化主題智慧公園、慶祖鎮后鄭寨村民主法治文化廣場等法治文化宣傳教育陣地11處,提高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
二、高效落實,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一是建好服務平臺。以建設“全國先進、省內一流”政務服務大廳為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截至2023年上半年,梳理行政審批事項2189項,政務服務大廳進駐率100%;設置“跨省通辦”等專窗和自助政務服務區,群眾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跑”邁進。大力推進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建成鄉鎮政務服務中心20個,村(居)政務服務代辦站990個,按要求開通了電子政務外網,配備了專、兼職代辦員1464人,使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了“馬上辦”“自助辦”“就近辦”。
二是優化辦事流程。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印發《濮陽縣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工作方案》。全面推行企業開辦、水氣暖等多個“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最大限度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2081項事項實現“一次辦”“網上辦”、101項事項做到“一證通辦”。有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深入推進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打造“企業開辦+N 項服務”模式。今年以來,“一件事一次辦”企業開辦辦理2359件,水電氣暖聯合報裝過戶辦理260件,退休辦理915件,辦結率達99.9%。全面開展政務服務“好差評”,公開政務服務評價信息,強化服務差評整改,實名差評回訪整改率達到100%。
三是強化涉企服務。縣委出臺《關于損害營商環境行為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關于統籌規范縣域市場主體涉企檢查行為專項督導實施方案》,明確每月1日至25日為縣域內市場主體生產“寧靜日”。創新縣域市場主體涉企檢查報備制度,全面清理涉企收費、攤派事項和各類評比達標活動。依法保障企業自主加入和退出行業協會商會的權利,不存在干預企業依法自主經營活動的行為。縣督查局與縣紀委聯合督導,確保對企業實現“無事不擾”。聘請20名監測聯絡員,實施“一點一員”營商環境監督,及時收集企業對干部作風建設的情況反饋。各職能部門推行“臨期提醒服務”,當好企業發展“店小二”。濮陽縣連續兩年榮獲全市營商環境建設縣區第一名。
三、高點謀劃,行政決策更加科學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堅持黨對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領導,制定出臺《濮陽縣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濮陽縣人民政府行政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核程序規定》,嚴格履行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程序。向市司法局及縣人大常委會報備率、報備及時率、規范率均達100%。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充分聽取采納公眾意見。健全行政規范性文件動態清理工作機制,及時進行清理,并向社會公布。行政規范性文件在政府門戶網站統一公開、發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建議審查制度健全。
二是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制度。印發《濮陽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濮陽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規范決策流程,明確決策主體、事項范圍、程序要求,嚴格遵循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審議決定等程序。聘請濮陽市昭華律師事務所作為縣政府法律顧問,決策前充分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合法性。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記錄、材料歸檔和檔案管理制度,實現重大行政決策年度目錄事項全部立卷歸檔。建立決策機關跟蹤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制度,對重大行政決策的決策質量、實施績效、存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等進行跟蹤調查和分析評價,并提出評估意見。堅持重大行政決策情況向人大報告制度,依法自覺接受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
三是加快建設數字法治政府。打通與12345、110、120、藍天衛士等平臺橫向數據資源融通,建立信息數據采集報送和資源共享機制,實現多平臺聯網應用。投入1.4億元,推進“雪亮工程”,環縣城、環縣域(包含環市、環豫)出入口實現監控卡口全覆蓋。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覆蓋22個鄉鎮二級平臺、990個村(社區)三級平臺。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職人員用戶注冊密接人員查詢工具5832人次,助力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在省“互聯網+監管”系統認領監管事項主項3997項,編制行政檢查實施清單4086張,匯聚監管行為信息221789條,實現了數據實時推送。
四、高標推進,執法行為更加規范
一是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一線執法人員編制不低于全部人員編制的80%;下放66項鄉鎮行政執法事項,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建立健全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協作、案件移送制度,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涉及案件均及時進行了移交。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等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權責清單,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制定《濮陽縣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執行比率達100%,法制審核人員占各單位執法人員總數5%以上。扎實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抓好理論測試、模擬演練以及“微宣講、走基層”等活動,我縣在“全省第二屆服務型行政執法大比武模擬執法”中榮獲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五名。印發《全面推行行政指導融入行政處罰制度實施方案》,將行政指導與行政執法相結合、柔性執法與剛性執法相結合,著力打造行政指導融入行政處罰制度“濮陽縣模式”。
二是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實行政務公開清單管理制度,適時進行動態更新。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答復率達100%。全面推進政務誠信建設,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簽訂的各類合同。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2021年以來,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35件,辦結率、滿意率達100%;辦理政協委員提案665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2%。強化紀委監委監督,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執法領域集中開展整頓,行政執法人員履職用權的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發揮審計、財會、統計等監督作用,在促進依法行政,維護財經秩序,推進廉政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暢通府院聯動聯席機制。在全市縣區率先召開常態化府院聯動第一次聯席會議,建立《濮陽縣常態化府院聯動工作機制》,制定《縣政府縣法院聯席會議確定清單事項落實臺賬》。堅持季度推進會制度,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或者分管副縣長牽頭,每季度通報清單事項化解進展及行政爭議案件化解進展情況,及時與相關部門開展會商研判。“錯誤婚姻登記信息糾錯難,訴訟壓力加大”等5個問題已解決到位?!陡郝搫樱P鍵在動》經驗在全市推廣。印發《濮陽縣人民政府 濮陽縣人民法院 濮陽縣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發揮“政府主導、法院主辦、部門主責、群眾主體”作用,匯聚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合力,將行政爭議化解于萌芽狀態。濮陽縣法院累計轉辦行政和民事爭議案件48件,成功化解14件,在調33件。
五、高質服務,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一是創新人民調解協調機制。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扎實開展“六防六促”“法律六進”等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宣傳活動,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45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日益濃厚。在全縣22個鄉(鎮、辦)司法所設立公證咨詢聯絡點、法律援助代辦點、仲裁業務咨詢點、行政復議咨詢點、行政執法意見收集點、立法民意采集點,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014個村(居)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配齊了法律顧問,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聯調”,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三項聯手”的“三三三”工作機制。2021年以來,受理各類糾紛21230件,調解成功19480件,涉及當事人37681人、涉及金額9916萬元?!斗ㄖ稳請蟆贰掇r民日報》等進行了專題報道。
二是抓實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完善行政裁決事項動態調整機制,落實《河南省健全行政裁決制度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實施方案》,有序推進行政裁決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復議為民、化解爭議、定紛止爭”原則,嚴格把控案件質量。2022年,接收行政復議申請51件,辦結50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達100%。2021年以來,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案件86件,履行率100%。2023年前8個月,全縣行政訴訟案件結案56件,其中敗訴11件,行政機關敗訴率19.64%,同比下降18.5%。支持配合檢察院開展行政訴訟監督、行政公益訴訟,及時落實反饋檢察建議。2021年以來,辦理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161件,辦復率100%。
三是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2021年以來,我縣共發生各類信訪8559批,其中:勞動社保類33%、城鄉建設類25%、農業農村類20%、政法類11%。堅持以問題高效能解決、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開展矛盾糾紛調處排查化解,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制定《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方案》,建立信訪部門與責任單位銜接引導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甄別處理,及時轉送或交辦。將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情況納入信訪工作績效考核范圍,持續加強跟蹤監督。信訪事項辦結后,向來訪人員出具《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并在規定時限內上傳信訪信息系統。濮陽縣先后被表彰為全省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先進縣區。
四是提高應急預防處置能力。成立由縣長擔任總指揮長、常務副縣長和縣政府相關領導擔任副總指揮長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設立專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11個。修訂印發《濮陽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健全完善處置機制。向社會公布本地區危險源和危險地區。2021年以來,舉辦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培訓20余次,累計培訓人員1500余人。開展全縣較大規模救援演練活動300余次。加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引導群眾積極支持和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內容,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提供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指導,著力營造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有利社會環境。
我縣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與兄弟縣(市、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研究推進工作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增強;政府和部門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我省法治政府建設安排部署,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持續提升法治政府建設品質和能級,努力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法治答卷”。
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