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鄉
(發布于:2020-01-03 19:49)
海通鄉位于縣城南30公里處,下轄47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人口5.3萬人,黨員1700余人,總面積63.2平方公里,6.4萬畝耕地。濮渠路、大海線、楊小線等主要干道縱貫全鄉,交通便利;濮清南干渠、南湖干渠、牛寨一支等多條渠溝流經此地,水利資源優越。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狠抓項目建設,大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相繼榮獲河南省“科普示范鄉(鎮)”、“農村科普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辦)”、“信訪工作‘四無’鄉(鎮、辦)”、全縣“綜合考評先進鄉鎮”、“五好鄉鎮黨委”、“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重點工作先進鄉鎮”、“發展工業經濟先進鄉(鎮)”、“平安建設工作先進鄉鎮”等多項殊榮。
海通地處黃河故道,因地勢低洼,常年積水,勢如大海,古人誤以為與大海相同,故得名海通。海通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商家鼻祖、政治家、思想家、秦朝名相呂不韋,開州“八都”之一、明朝兵部尚書董漢儒的故鄉,近代有波瀾壯闊的紅色革命史——姚家暴動,揭開了農民借糧斗爭的先河。農耕文化、民間文化、生態文化源遠流長。
農業綜合效益顯著提高。近年來,海通鄉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走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發展、企業化經營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共流轉土地2.5萬余畝,成立合作社40余家,主要有以加工玉米為主兩門致富合作社,以蓮藕種植、泥鰍養殖為主的濮陽縣荷花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濮陽縣綠環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以獺兔養殖、生豬養殖、畜禽養殖為主的濮陽縣華普種養合作社等。其中,蓮藕種植合作社借助優越的水利條件,大力發展黃河金鰍、美國青蛙、南美對蝦等水產養殖業,實現蓮鰍種養達1.5萬畝。全鄉參與農戶4000余戶,實現農民增收2億元。
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海通鄉現有企業2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10家,潤滑油脂、糖果加工產業蓬勃發展,勢頭良好。現有潤滑油加工企業4家,糖果加工企業10家,帶動了周邊1000余名群眾就業。目前海通鄉已成為豫北最大的糖果生產基地和潤滑油脂生產基地。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兩門商貿城規劃占地1936畝,總建筑面積98.37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入住2.5萬余人。目前,兩門商貿城一期建設已完工,一期工程占地495畝,可容納600戶群眾,28棟住宅樓、700套商業門面房已建成,道路、排污、路燈、建設完工,水、電、氣安裝完畢,幼兒園、小學、信用社、派出所、醫院、停車場、溫泉酒店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已有100余戶群眾入住社區。日益繁榮的兩門商貿城,加快促進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社會民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爭取上級資金1000余萬元硬化公共場所活動路面1500余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20余處,全鄉47個村全部配備了文化書屋,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業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爭取資金3000余萬元,建設了教學樓、餐廳等21棟,創建市級標準化學校15所,位居全市第一。投資70余萬元,新建監控室240平方米,建設村級平臺97個,安裝攝像頭360個,實現了全鄉監控全覆蓋,打造立體控防體系,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海通鄉政府聯系方式:0393-38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