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留鎮:黨建引領拓思路 因地制宜促發展
(發布于:2022-11-10 10:33)
近年來,濮陽縣文留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村集體經濟發展當作農村發展的第一要務,以“村級增收、農民致富、基層穩定”為目標,因村施策,創新思路,多策并舉,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飛躍。目前,全鎮村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的村有20個:其中10萬元以上的村2個,50萬元以上的村2個,實現了集體經濟發展整體有推進,重點有突破。
一、黨建引領,常抓不懈
文留鎮黨委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中心任務,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支部書記的“領頭雁”作用,努力培養一支思想解放、敢闖敢干的村干部隊伍,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跑出村集體經濟增長“加速度”。鎮黨委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硬任務,納入全鎮經濟發展規劃,常抓不懈,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專班,并明確一名黨委副書記具體負責此項工作。把村集體經濟發展指標列入村黨支部黨建目標管理,納入工作實績考核,作為年底評先評優的主要依據,對完不成村集體經濟發展年度任務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調整,對完成村集體經濟發展任務較好的村,給予5000--20000元的獎勵,并把村集體經濟發展任務完成情況與村“兩委”干部工資掛鉤,把壓力傳導到每一名村干部身上,調動村干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
二、因村施策,分類指導
面對全鎮62個行政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村干部存在畏難情緒,發展思路不清晰的問題,文留鎮黨委主要領導及時召開座談會,因村施策,轉變村黨支部書記思想觀念,指導和鼓勵各村發展村集體經濟。安排鎮組織辦、農業服務中心、市場監管所、財稅所等部門加強指導,簡化程序,提供便捷服務支持,確保村集體經濟發展起步穩、發展好。通過與胡家莊村黨支部座談,理出了盤活閑散莊基,整合土地資源,實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路子。目前,胡家莊整村拆遷項目已完成縣政府立項;后草場村有閑置廠房120余畝,鎮黨委指導幫助該村黨支部積極聯系對接,與7家企業簽訂廠房租賃協議,現已完成80畝廠房租賃,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余萬元。
三、發揮優勢,多措并舉
針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的實際,文留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選擇以化肥統購、土地流轉托管等為突破口,打開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局面。
文留鎮現有絲瓜種植面積8000畝,以齊莊村為核心區,示范輻射帶動文留鎮38個村。絲瓜產業既是文留鎮的特色產業,也是文留鎮的優勢產業,從絲瓜產業入手,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在做好全鎮生產資料統購的同時,組建絲瓜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由合作社統一與商超、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對接洽談,對全鎮絲瓜進行統銷,收購商為村集體每公斤支付0.04元的服務費用,僅此一項全鎮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80余萬元;在絲瓜種苗的供應上,根據農戶的需求,統一由合作社進行育苗、供苗,一棵種苗村集體經濟收入0.05元,為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140余萬元;合作社慎重選擇農資企業為供應商,以低于市場價5-10%的價格為農戶提供生物農藥和綠色肥料,合作社每售賣一噸化肥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500元,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0余萬元。依靠絲瓜產業,通過絲瓜統銷、化肥農藥統購、種苗銷售等,全鎮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可增加800余萬元。
引進一批信譽好、實力雄厚的農業公司到文留發展,以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為主體,同農業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農業公司為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支付50-100元/畝的服務費用。2022年,文留鎮新增流轉土地面積4000畝,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0余萬元。
下一步,文留鎮將持續發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通過“以大帶小、以強帶弱”,逐步實現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