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濮陽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于:2021-11-18 15:28)
一、產業方向
(一)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實施主導產業優化升級計劃,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行業領先的大型龍頭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推動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到 2022 年、2025 年,“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 65%、60%。
(二)做精做優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產業集群提升計劃,堅持承接產業轉移和產業提質增效并重,以大型主導企業為核心,構建產業配套協作體系,著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推動現代家居、羽絨及服飾、生物基材料“三專”產業實力提升。到 2022 年、2025 年,“三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 10%、15%。
(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施新興產業規模倍增計劃,重點圍繞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四個新興產業,培育一批先導性、支柱性的示范引領企業,打造新興產業鏈,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到 2022 年、2025 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 10%、15%以上。
二、要素保障
(一)強化政策扶持。出臺濮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獎勵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集群、企業、項目、平臺的支持力度。支持創新產品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領域應用。(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
(二)強化用地保障。落實新型工業用地政策,建立工業用地收儲制度,推廣混合用地、“標準地”出讓等模式,保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用地需求。實行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按照盤活存量土地數量,獎勵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認真落實產業集聚區和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政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
(三)強化金融支持。圍繞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特點,著力引導銀行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推動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占比。設置先進制造業企業票據再貼現綠色通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持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在濮設立項目子公司, 為制造業開展融資租賃服務。充分發揮政府過橋資金作用,提高中小微制造業企業續貸效率。鼓勵制造業核心企業、金融機構與金融服務平臺進行對接,開發全流程、高效率的線上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建立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企業“白名單”和重大項目庫,對入“單”(庫) 企業確定主辦銀行,配備金融服務專員。分段落實企業上市獎勵制, 提高市制造業基金運作水平和使用效率,支持先進制造業企業上市(掛牌),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健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為制造業企業提高授信額度。積極開發促進制造業發展的保險產品,為制造業提供多方面的風險保障。(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人行濮陽市中心支行、濮陽銀保監分局)
(四)強化人才支撐。落實《濮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濮陽市支持雙招雙引促進高質量發展二十三條措施的通知》(濮政〔2020〕29 號),以高端、緊缺人才需求為導向,實施“濮上英才計劃”,培育或引進一批核心技術人才和高級技工。推進產教融合,推行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優先推薦制造業領域人才申報國家各類表彰獎勵,并在市級表彰中給予適當傾斜。(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
(五)強化數據應用。建設 5G+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研發、生產、管理與銷售等全流程數據匯聚,建設工業大數據,以數據驅動加速工業升級,形成資源富集、應用繁榮、治理有序、產業進步的工業大數據生態體系。加大制造業數據歸集和開放力度,豐富數據產品種類,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建設一批數據應用示范場景。探索建立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加強數據保護和安全審查。(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應急管理局)
(六)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手續容缺辦理等優化營商環境措施。開展“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深化“首席服務員”服務模式,全力做好企業項目服務。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落實減輕企業負擔各項措施。建立環保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實施差異化管控,避免“一刀切”。(責任單位:市委營商環境辦、統戰部、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生態環境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